做最好的机械设备
全国咨询热线:400-123-8888

ng体育下载注册研究探索:关于混凝土粗细骨料一体化级配的试验研究

发布时间:2024-06-16 17:36:26 人气:

  ng体育下载注册研究探索:关于混凝土粗细骨料一体化级配的试验研究本文根据Fuller及Bolomey理想级配曲线《普通混凝土用砂、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》,结合生产及工程实际,对混凝土用骨料(包括砂及不同粒径石子)的搭配比例进行了计算、试验,并进行了生产及工程实际验证,为更好地控制混凝土中砂石的使用提供了一个思路和方法。

  虽然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是由水胶比决定的,骨料通常不具备化学活性,但骨料在混凝土中占据了68%~ 76%的体积,对浆体起着骨架支撑的作用。骨料可稳定混凝土的体积并降低其成本,同时骨料的粒型、级配、含泥量也会显著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、流动性和耐久性,所以骨料对混凝土的作用不容小觑。

  由于骨料在混凝土中的骨架支撑作用,所以其颗粒大小、连续性及空隙率是研究的切入点。众所周知,混凝土中的各种原材料拌合在一起后,大石子的空隙由小石子填充,小石子的空隙由砂填充,砂的空隙由粉料填充,那么在混凝土中就应该有一个从粉料到砂、到石子的所有颗粒物料(即水和液体外加剂除外)整体的最佳级配曲线,以使混凝土材料达到最紧密填充。由于水泥、矿粉、粉煤灰的颗粒级配对商品混凝土公司来说目前还很难掌握,而且胶凝材料的用量也不能仅仅根据级配来决定,还要考虑更重要的水胶比,所以0.08mm以下的级配曲线暂不研究。但我们可以有一个从0.08mm到最大骨料粒径的砂石一体化最佳级配曲线。有了这样一个曲线,就可以确定合适的砂率及大小石子掺配比例。相应地,这种一体化理念也可以应用于含泥量、泥块含量等指标,对它们提出一体化总要求,即由粗细骨料带入的含泥总量不能超过多少。假设砂石总用量为1850kg/m3,其中砂900kg/m3,石子950kg/m3,用于C30~C55混凝土时,砂的含泥量要求是

  3.0%,石子的含泥量要求≤1.0%,则砂石含泥总量≤36.5kg/m3(900×3.0%+950×1.0%)。实际应用中,如果石子含泥量超标,为1.5%,只要砂子洁净到含泥量不超2.0%,则砂石含泥总量为900×2.0%+950×1.5%=32.25(kg/m3)此时的混凝土质量是有保证的。虽然有一种材料稍微超标,但使用后混凝土质量优于第一种(两种原材料都刚刚合格的情况)。有了这种一体化思维意识,更利于我们科学地控制混凝土质量。本文参考了《混凝土新技术》

  书中Fuller和Bolomey建议的一体化级配曲线公式,对砂、小石子、大石子的掺量进行了计算,然后在试验验证阶段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,最终得到了最佳配合比。本文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论述,供读者参考。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文,这里先对Fuller和Bolomey建议的四个公式做一简单介绍,详细的请参阅《混凝土新技术》一书P40-P48。

  x)½(2)上式中A是考虑了工作性要求及骨料类型对公式(1)的修正参数,A=0时,公式(2)与公式(1)相同。A的取值见表1。

  (1)石:青州5~10mm连续碎石(以下简称细石),表观密度2720kg/m³,松散堆积密度1430kg/m3,孔隙率47.4%,筛分见表2。青州10~20mm单粒级碎石(以下简称小石子),表观密度2720kg/m3,松散堆积密度1420g/m3,孔隙率47.8%,筛分见表3。

  2720kg/m3,松散堆积密度为1560g/m3,孔隙率43.0%,石粉含量5.0%,亚甲蓝MB值0.5,筛分见表4。(3)水泥:采用当地质量稳定的山东华银水泥。28天抗压强度

  51.6MPa,抗折强度8.5MPa,标准稠度用水量26.8%。(4)粉煤灰:采用山东华能电厂F类Ⅱ级粉煤灰,细度21.5%,需水量比101%,烧失量4.0%,强度活性指数73%。(5)矿渣粉:采用淄博日强水泥有限公司S95级矿渣粉,比表面积430m2/kg,7天活性指数93%,28天活性指数101%。

  (1)最大粒径:为减少混凝土结构中材料的各向异性,适应施工现场越来越密的钢筋间距,同时也为减少变量、简化计算,本次试验研究采用骨料最大粒径20mm。

  (2)目标坍落度:200mm,满足大部分施工现场工作性要求。(3)砂率确定:通过公式(2),Dmax=20ng体育官网入口,A=14%可计算出各筛孔颗粒通过率,如表5。

  5mm以下57%的含量均由砂和粉料提供,也就是砂和粉料的含量占全部颗粒物料的57%,根据砂的筛分结果,砂中含有4.2%的底(即0.08mm通过率为4.2%),其余0.08mm的通过率均由粉料提供,假设砂的用量为X,粉料用量为Y,由此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如下:X+Y=57%,4.2%X+Y=19.4%由此算出:X=39.2%,Y=17.8%。(4)各材料用量计算

  对于这个理论计算得出的配合比,尚应通过实践验证。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混凝土技术人员来说,上述配合比是一个“不省心”的配合比,如果应用于坍落度小于160mm的非泵送混凝土尚可,如果用于泵送施工则将频繁被“骚扰”,不是堵泵车就是嫌石子多。因为现在的施工要求混凝土高流态,坍落度大于210mm而且不离析,所以更高的砂率才能达到要求。按经验砂率取52%比较合适,调整后配合比见表6,这个配合比与我们正常使用的C30泵送配合比已经非常接近了。

  下面研究 880kg 碎石的最佳级配,以对配合比进一步优化,也就是在胶凝材料、水、砂用量固定的情况下如何搭配小石子和细石,使混凝土达到更大的坍落度和更好的工作性。

  虽然按照Bolomey公式及表5可推算细石占碎石总量的37.5%(360/960×100%=37.5%)时是最佳级配ng体育官网入口,但这个比例是不是最佳级配也要实践检验一下。

  小石子与细石怎样比例掺配时符合JGJ 52—2006中5~20mm连续级配要求,见表7和图1。

  由表7及图1可知,小石子与细石掺配比例为8:2虽略有超出规范,但基本符合,其余7:3、6:4、5:5均符合5~20mm连续级配。

  将上述小石子与细石分别以 10:0、9:1 、8:2、7:3、6:4、5:5 混合均匀后测得的松散堆积密度及算出的空隙率如表8。

  由表8可知,细石掺量从20%~50%空隙率相差不多,由于堆积密度测量时本身误差比较大,所以基本持平。考虑到在石子质量相同时,细石颗粒越多石子的总表面积越大,砂浆量一定的情况下,包裹石子所需的浆体量就多,反之亦然。假设每个石子都近似于球体,而球体的体积公式V=4π

  5.3试验验证一定砂浆量,由于细石掺加比例不同,导致的坍落度、和易性、工作性的不同。为了直观对比,进行了下列一组试验。由于只看坍落度,误差比较大,我们增加了一个比较指标“L”,L就是其他参数都相同的情况下(同一搅拌机、相同投料顺序、相同搅拌时间、相同搅拌量),拌合好的混凝土卸到同一接料盘,流淌相同时间时,混凝土拌合物在接料盘流淌的距离,用mm表示。试验结果如表9。

  试验选用表6中的常用配合比。试验中,随着细石掺量的增加,混凝土的工作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。这是由于随着细石的加入,粗骨料空隙率降低,所需填充砂浆变少,富余砂浆变多,混凝土呈现更好的流动性,在掺量

  20%时达到最佳。随着细石的继续增多,粗骨料总表面积增大,空隙率没有继续减小,富余的自由浆体变少,所以混凝土慢慢失去流动性。从试验可以看出,在均符合连续级配的几种比例中(

  20%、30%、40%、50%)中细石比例最小的,流动性最佳(砂浆量一定的前提下)。另外,上面6组试验成型试件的7天、28天强度基本相同。看来细石的加入只影响了工作性,由于6个试验水胶比相同,所以出现了相同的强度结果。7天基本在27MPa,28天基本在38MPa。5.4 生产验证和施工验证

  将同样的试验应用于生产过程和泵送施工过程,得到了相同的结果。随着细石掺量的增加,搅拌电流和泵车泵压亦同样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,同样的20% 的细石掺量时,混凝土和易性、流动性最佳。

  理想级配曲线及实际混合骨料和计算混合骨料的级配曲线。为了把通过率表现得更清楚,图2中的横坐标将筛孔直径用其对数值表示ng体育官网入口,即lgd。

  表10及图2中,进行了三个级配曲线的对比。其中理想曲线),粉料及骨料已知的情况下,确定的纯骨料的理想级配曲线kg,所以

  =69%其余以此类推。砂、细石、小石子的各级通过率由前面材料筛分的累计筛余计算获得。计算混合骨料是由理论计算的砂石用量及比例(砂880kg,占48%;细石 360kg,占20%;小石子 600kg,占32%)其各筛孔通过率累加之和。如计算混合骨料10mm筛通过率为:

  从图2中可知,理论计算的和调整了的混合骨料级配曲线都与理想曲线比较符合。虽然实际调整了砂率,从48%调到52%,细石用量从20%调到10%,在实际中呈现了比较理想的拌合物状态,但其级配曲线与理想曲线并未出现太大偏离,从理论上说,也是合理的级配。

  本文为了减少变量,简化计算过程,最大粒径确定为10~20mm的小石子,同样的对于最大粒径31.5mm的常规混凝土,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确定砂率、细石、小石子、大石子各级配的比例,以取得更优化的配合比和最优异的混凝土性能。

  根据砂石一体化级配曲线《普通混凝土用砂、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》结合生产和实际情况,综合确定砂石一体化最佳掺量范围。在固定砂浆量时获得最好的流动性,或在相同的坍落度时减少浆体用量,节约水泥,减碳减排,还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。

  [1] Mario Collepardi 著.刘数华,冷发光,李丽华译.混凝土新技术[M].北京: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,2008.

  经营管理:基于ERP系统的混凝土企业原材料采购管理经营管理:浅议新时期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质量与材料成本控制技术交流:‍铁尾矿砂对普通干混砂浆耐久性影响的试验研究‍交流借鉴: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交流借鉴:尾矿堆积问题的解决办法——以九江城门山铜矿为例

产品名称二十二
产品名称十九
产品名称十五

在线留言